2023年汛期全省自然災害趨勢分析研判會商會議召開
4月19日,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聯合召開2023年汛期全省自然災害趨勢分析研判會商會議,分析研判汛期全省自然災害趨勢,劃定汛期重點防范區域,安排部署汛期會商研判工作。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白凡出席會議并講話,廳總工程師李虎平主持會議。
經綜合研判,今年汛期(5-10月)我省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全省氣溫偏高,降水大部分偏少,主雨帶偏北;黃河流域(陜西段)北部可能出現較重汛情,高溫日數偏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將呈多發、強發態勢。6-8月夏季期間,我省各地市均存在暴雨和高溫災害風險。災害性暴雨洪水可能多發,黃河流域出現較大洪水可能性大、部分入黃河流可能出現超警洪水,長江流域地處我省暴雨洪水高值高頻區,中小河流致災洪水可能較多;洪澇和階段性干旱并存;大型水庫來水量較常年總體持平或偏少,與去年比較呈增加趨勢。
全省地質災害發育頻度及危害程度總體與多年平均持平,較2022年略有增大,主要以短時強降水引發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為主。各地主汛期(6-8月)發生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增大。榆林南部、延安中部和北部、寶雞北部、安康西部發生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延安西部、寶雞中部和南部、漢中、商洛、安康東部、渭南南部發生地質災害危險性較大;銅川、寶雞北部、咸陽北部、西安南部、渭南北部發生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中等;咸陽南部和西安北部發生地質災害危險性較小。
會議要求,一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兩個至上”,守牢安全底線,扎實做好今年汛期的防汛救災工作,努力實現“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目標。二要提高會商研判的質量和時效性,密切跟蹤和監測各類自然災害的發生、發展,及時采取線上和線下會商的形式,第一時間研判災情,指導各地市做好防范應對工作。三要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全力做好監測預報預警和信息互通報送工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全省安全度汛。
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氣象局、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和省減災救災中心有關業務負責同志,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